NIST和瓶中基因组计划还在努力将其他四个基因组打造成参考材料,包括德系犹太人血统的一家三口(父亲、母亲和儿子)以及亚洲血统的一家人中的儿子。
科学研究是将物质严格控制在一定空间和一定时间条件下进行的,因此,科学知识具有普遍性,科学方法具有客观性,科学理论具有严谨性。偶然本不该经常,但到了复杂的人体系统,各因素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但后者只是基本要求或常识。医生的创新要受到伦理的影响,要受到伦理委员会严格限制,这种限制几乎到了苛刻的程度,同时他们还要受到国家药审或法律的影响,甚至受到宗教神学的影响。因果关系不难理解,一般是满足两个条件:①两个变量要符合因果逻辑。我们在观察其他表型的分子变化过程中发现,人体的细胞,无论发生什么变化,其实都是基因调节高低,蛋白表达多少,调节方式呈直接或间接的问题,根本没有一个崭新的分子出现。医学工作者在用医学数据诊疗疾病或从事研究时一定要综合判断,慎思而行,因为数据可能反映事实,也可能偏离事实,从而误导医生的判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错判因与果。
与不耐药细胞比,只是蛋白的高表达或低表达,即表达多少的关系。纷繁复杂的医学数据中有真实数据,但也包含了放大的数据,甚至脏数据。如果真的会这样,那你孕期吃猪肉孩子生出来就像猪,吃蘑菇孩子生出来就长得像蘑菇,吃榴莲孩子生出来就像榴莲啦?拜托那些谣言制造和传播者们以后多吃点猪脑子补补脑子吧,别老是用脚后跟思考得出这些奇葩的结论了。
不会的,根本不用担心。你老公可以吃的,你就可以吃。如果你真的很担心很担心,那就多喝点豆浆吧,豆浆是白色的,可以把酱油的黑色对冲掉(什么?我这种答复你也信? OMG。可以吃大闸蟹吗?有人说孕期吃大闸蟹孩子生出来会老是嘴里吐泡泡,会喜欢横着走路,我还是忍不住吃了,该咋办?。
可以看电影吗?当然可以看电影,看了恐怖电影或太吵闹的电影也没有问题(顶多是胎动会比平时频繁一些而已),不过这种电影最好少看,多看些轻松的电影或者是浪漫的爱情电影是最佳选择。可以吃酱油吗?老人说怀孕了不能再吃酱油了,否则孩子生出来会皮肤很黑。
建议:多生孩子,少生气。可以吃冰激凌吗?可以吃,不仅仅是怀孕时可以吃,来例假时也可以吃,你看人家老外啥时候停过了?只不过要少吃一点,解解馋就可以了。可以XXOO吗?当然可以,怀孕了依然可以XXOO,详情请参阅我2014年6月16日在微博和微信公众号发表的文章怀孕生孩子那些事 之 孕期性事可以开车吗?可以乘飞机吗?可以开车,也可以乘飞机,详情请参阅我2014年12月15日在微博和微信公众号发表的文章怀孕生孩子那些事 之 孕期旅行生气发脾气会影响宝宝吗?偶尔发脾气不要紧,老是发脾气不利于胎教,少数严重者会动胎气,引起宫缩,导致早产。可以喝咖啡吗?当然可以喝咖啡,但是不要太过份,只要每天咖啡因的摄入量不超过200mg就可以了,详情请参阅我2014年7月14日在微博和微信公众号发表的文章怀孕生孩子那些事 之 孕期喝咖啡可以逛街吗?当然可以(除非是有先兆流产和先兆早产等),怀孕了逛街有很多好处,例如可以锻炼身体、保持心情愉快、促进消费拉动GDP的上升。
怀孕生孩子那些事 之 孕期常(qi)见(pa)问题的Q&A 2015-05-20 10:30 · 278691 人傻福多,怀孕以后就应该简单一点,开心一点,问完了这些奇葩问题和傻问题,听完回答以后就去逛街吧,别纠结了。微信公号:段涛大夫新浪微博:@段涛医生腾讯微博:@段涛医生微官网:段涛大夫如需转发,请注明出处。一来冰激凌不是健康食品,二来吃多了会长胖超重的因此,吃八分饱有助于改善慢性病、老年病。
上面说的都是针对健康人群的研究,那么对于已经出现代谢疾病,例如二型糖尿病的人来说,该怎么安排饮食合适呢?2014年,捷克布拉格的一个研究小组招募了54名二型糖尿病人并把他们分成两组,测试不同节食方案对他们健康指标改善效果4。限时进食组则饿了整整一个白天,一到晚上好不容易等到饭来了先猛吃一大顿,然后歇一阵子,等到饭快撤的时候又小吃一顿,然后眼巴巴等着下一个黑夜的来临。
当然了,如果您能吃得相对少同时又集中,那么按照现有的研究结果,对血糖血脂等代谢指标那是最优化的选项。那么事实到底是怎样的呢?还是先来看看比较容易做的老鼠实验的结果吧。
结果是:是否吸烟与死亡率存在最强的相关性(吸烟组死亡率高),是否饮酒的相关性紧随其后排第二(喝得多的死亡率高),排第三第四的是是否经常锻炼和是否睡眠时间在七到八小时,不过这两项指标的相关性已经不那么强了。很遗憾的是,目前还没有人在猴子身上进行过类似实验。其实熊猫教授也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他们猜测,加强了老鼠的生活节律有利于对抗高热量摄入带来的副作用。这个结论和已经讨论过的老鼠实验和穆斯林斋月研究的结论大体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在进食总量固定的情况下,集中进食比分散进食对体重、血糖血脂等健康指标要更有益处。一日多餐、一颗花生掰八瓣吃等理论广为流传。集中进食对人体更有益那么有没有研究是针对饮食习惯对人的各项指标的影响呢?有,但是正如上文已经讨论过的,想要招募大量受试者并长期且严格控制他们的饮食模式是极难操作的。
经过漫长进化之后的生命体拥有了极强的自我调节能力,我们需要对自己的身体有信心,只要你不去刻意破坏它,它就一定会照顾好自己。九年过去了,这6928名跟踪对象有些(终于。
而短期的小群体实验第一样本数量小,缺乏统计显著性,第二实验持续时间短,无法评价某种饮食习惯的长期效果。这七条习惯分别是:是否吸烟,是否饮酒,每天睡眠时间是否在七到八小时之间(与之相对的是不足六小时或超过九小时),是否经常锻炼,体重维持在什么水平,是否吃早饭,是否在正餐间吃零食(最后两条正和咱们今天讨论的主题相关)。
从进食曲线上(图5)可以看出,自助餐组真的是一天到晚都在不停地吃,甚至都忘记了老鼠本该白天睡觉夜里活动的本分。毕竟猴子实验耗时耗钱的程度都超过老鼠几个数量级,有限的资源还是先用来回答辟谷到底有没有用这种更加根本的问题比较好(见作者前文)。
那么他们到底发现了什么呢?首先他们跟踪了老鼠都在什么时候吃饭。图5,随时组(FA)和限时组(FT)的进食曲线。令人惊奇的结果出现在限时进食组的老鼠,它们虽然没有少吃但是却要苗条很多,不仅如此,限时进食组老鼠的糖尿病、脂肪肝等随着催肥出现的病症相比随时进食组都有极大的改善。少吃多餐靠谱吗?科学怎么说 2015-05-13 10:53 · jiankangkp 咱们来说说如何吃,也就是说假如你已经决定吃一定总量的食物,是分成多餐吃呢还是集中在少数几餐吃。
两种形式的缺点都十分明显。两组的区别在于,同为节食但是第一组每天分成六顿吃,而第二组只吃早饭和午饭两顿。
少吃多餐真的靠谱吗?今天,咱们来说说如何吃,也就是说假如你已经决定吃一定总量的食物,是分成多餐吃呢还是集中在少数几餐吃。长期的大群体问卷调查只能试图寻找健康指标和生活习惯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而一大群人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多种多样,无法像猴子或者老鼠实验一样精确地对其进行控制,所以只有非常强的真实效果才可能从分析中显现出来。
大家肯定要问这是为什么。第一,为得到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的确切答案需要非常严肃认真的科学投入。
别看两组老鼠开饭的时间如此不同,它们各自的总进食量却基本一致。不知道各位有没有惊掉下巴呢?心宽体胖对老鼠也适用?。穆斯林教义规定阴历九月为斋月,白天不能吃饭,这相当于早餐午餐都给省了,每天只吃一顿晚饭。关于这个问题,坊间流传着各种说法,有人认为分成多餐吃有好处,还有人认为少餐,比如不吃晚饭有好处。
不过,限于条件,该研究没能够同时测量六千多名对象的各项生理指标,例如血糖血脂,所以还不好说同样是活着,肥胖与苗条的对象的健康程度是否存在差异。排第五的体重水平就只有很弱的相关性了。
2012年在《细胞·代谢》杂志上一位姓熊猫的教授(Satchidananda Panda)领导的小组发表了一篇关于老鼠一天吃几顿是否对健康状况有影响的文章1。他们把老鼠分成两组,都喂给高脂肪含量的食物(相当于炒饭炸鸡),所不同的是:一组吃的是24小时自助餐,另外一组则只在每天晚上7点到第二天凌晨3点之间供应食物(大家不要觉得这个时间段很奇怪,老鼠本就该是夜里出来活动的嘛)为什么要喂高脂肪食物呢,因为吃这种东西的老鼠很快就被催肥了,什么糖尿病之类的症状都会随之出现,所以如果改变进食节律会对健康状况有所改善的话,可以较快得到发现。
关注我们,第一时间知道健康流言真假。比如辟谷到底能否延年益寿?也许每个人都能快速想出几条理由来支持或反对这个说法,而且这些理由听上去都会很有道理,遗憾的是,主观臆断或纸上谈兵(少吃多餐增加饱腹感?减少进食总量?)永远不能代替实打实的数据。